齐鲁文化精神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
栏目:骄傲壮举 发布时间:2021-08-04

作者:王志民,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齐鲁文化精神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图1)

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确其历史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中指出:“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入挖掘、阐发齐鲁文化的主体精神,实现新时期齐鲁文化精神的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齐鲁文化源远流长。从思想文化的形成看,虽然其经历了从史前及夏商时代的奠基到秦汉以后齐鲁之邦文化传承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但齐鲁文化主体精神却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

齐鲁文化精神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图2)

  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觉去深入挖掘、阐释齐鲁文化主体精神,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坚守传统,继往开来的传承精神。齐鲁自古号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即突显出齐鲁对以孔孟为代表、以礼义为内核的儒家传统文化的珍惜和传承精神。而这一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贯穿着齐鲁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周初分封立国,齐制定了“因其俗,简其礼”的国策,注重保留了东夷旧地的风俗传统,又以“简礼”之策予以改造发展,而非全盘夷化,即形成了继往开来的优良传统。而鲁国作为周王朝的宗亲国,以“变其俗,革其礼”为政策,最大限度去除夷俗夷礼,却是为了更多更好地传承“周礼”,两国政策相左,但实质相同,都以善于继承优良传统作为立国之策。到春秋时,两国文化各具特色,齐文化中传承了东夷文化的诸多因子,鲁国则赢得了“周礼尽在鲁”的赞誉,都是这一文化精神的硕果。

  齐鲁文化的这种重传统精神,在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劫难之时,更为突出表现出来。春秋之变,礼崩乐坏,民族文化遭受空前破坏。此时,孔子出,编订《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得以保存,夏、商、周三代文化典籍幸得流传。所以,后世学者称:“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抢救典籍,弘扬传统,可谓齐鲁文化传承精神最突出的代表。孔子去世,弟子四散,儒学中衰,但齐鲁之地却别有一番文化景象。据《汉书·儒林传》记载:“天下并争于战国,儒学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至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值得一提的是,齐鲁文化的传承精神,体现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继往与开来的契合。例如:齐人重改革,但以弘扬传统为基础。齐桓公称霸,大力推行改革,但用人仍遵循姜太公的“尊贤尚功”之策,并明确宣示:“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鲁人重传承,但也颇多创新之举。我们可以说,齐鲁文化的传承精神,实现了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传承,继往开来,蔚然一体。

齐鲁文化精神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图3)

  第二,争强图霸,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所谓“霸”,《管子》解释为:“丰国之谓霸。”“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反对一霸独大。但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国富民丰、人众兵强的“霸”业思想,齐鲁文化中争霸图霸,奋发有为的精神,则是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

  从历史记载来看,夏、商、西周三代无霸业之事。春秋之时,天子衰微,诸侯坐大,霸业始兴。而首霸即为齐国,可以说,争强图霸精神是首发于齐的。齐桓公称霸,在“春秋五霸”之中是持续时间最长,涉及区域最广,会盟最多,影响最大的,所以《孟子》中有“五霸,桓公为盛”的记载。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对齐桓霸业的称赞:“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以今日的观点即是:以谈判为主,和平崛起。反映了齐人既有称霸之心,又有和平之术战国之齐的统治者田氏,也是争强图霸的典型代表。其始祖原为陈国公子,因内乱奔齐,百余年间,惨淡经营,奋发有为,终于代齐姜而立,成为泱泱大国的主人。

  就政治层面讲,鲁国行王道,无霸业可言。但儒家向以积极入世为思想主旨,战国之儒,分为八派,人人自称真孔学,相互竞争,奋力发展,徒属众多,影响极大,号称“显学”。而孟子,更是一个典型的壮志勃勃、奋发有为之人。他推行“仁政”,游说各国,奔走呼号,不遗余力。而且知其不可而为之,其意志之坚,毅力之大,有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概,是齐鲁文化中大丈夫精神的典型代表。初学于儒又能脱离儒学而自成一派--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也是一位在文化上争强图霸之人。他批儒攻法,自立新说,主张兼爱,反对侵略战争,“赴汤蹈火,死不还踵”(《淮南子》)。其弟子弥众,其言满天下,与儒并称两大“显学”。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并起,两大“显学”,俱出鲁地,实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总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文化,齐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争强图霸;鲁人在文化上争先坐大,奋发有为,齐鲁文化之进取精神可见一斑。

齐鲁文化精神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图4)

  第三,崇德隆礼,尚义爱民的民本精神。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起源的“五帝”时期。春秋以后,在剧烈的政治变革和动荡中,各国统治者和政治家认识到人心向背对政权的决定作用,民本思想迅速发展,在《左传》及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中国的民本精神在齐鲁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弘扬和提升,既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齐鲁文化主体精神的重要展现。

  民本精神在齐鲁的发展沿着两条线:一条是在齐的政治实践,另一条是在鲁的理论提升。齐国是最早将人本思想落实到治国理政实践中的东方大国。太公封齐,以道术治国,将“因俗简礼”作为建国纲领,既包含对人的个性、权力的尊重,也是对东夷人长期形成的原始风俗的保护。“以人为本”四字,最早即出现于《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而管仲大力推行内政改革,也主要围绕“人本”大做文章。管仲的人本精神,也为后世齐统治者所继承发扬。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战国齐君对人的个性张扬的尊重,更使齐的人本精神放射出异彩。齐威王、宣王是战国“礼贤下士”之风能做到顶峰的统治者。齐宣王面对各种知识分子都体现出尊重、礼敬之态,甚至颜斶说“士贵,王不贵”,“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墓)”,齐宣王仍以谦恭之态待之,这在战国礼贤下士的国君中也是少见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